⒈ 诡诈之术。
⒉ 间道;捷径。
⒈ 诡诈之术。
引《孙子·计》:“兵者,诡道也。”
曹操 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或饰真以讎伪,或挟邪以干荣,或诡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
明 钱琦 《钱公良测语·淳风》:“若以成败论,则世之诡道成功者,岂皆足称者邪!”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至於 明 季,士大夫多喜言兵事,其説不务训练,而好崇诡道。”
⒉ 间道;捷径。
引《后汉书·卢植传》:“植 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从 轘辕 出。”
《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绍(柴绍 )诡道走 并州。”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四:“石勒 救 洛阳,诡道兼行出於 巩訾 之间。诡,不正也。诡道,犹言斜径也,此盖由捷径而往。”
⒈ 诡诈不正之道。
引《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⒉ 捷径。
引《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如闻冰船尽在渎中,未上枋内,可简壮勇者千人,诡道潜渡,袭取其船,以济大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