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同“嵚崎历落”。【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示例】~,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 ◎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
山势险峻多石的样子。
比喻人品高洁,有骨气。《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 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也作「嵚崎历落」、「欹嵚历落」。
【解释】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同“嵚崎历落”。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示例】~,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