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崔浩的意思
cuī hào

崔浩


拼音cuī hào
注音ㄘㄨㄟ ㄏㄠˋ
繁体崔浩

崔浩 (北魏时期历史人物)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其母卢氏为西晋末文学家卢谌的孙女,因此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崔浩本人及其弟崔恬之妻,皆为太原高门郭逸之女,故其族连姻皆为高门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位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因国史之狱被夷九族。牵连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灭族不彻底)。崔浩死后,太武帝拓跋焘在北巡阴山时流露出后悔诛杀崔浩之意。可能是因为这次灭族不彻底,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这些赵魏大族皆有漏网之鱼,不久以后都复兴了各自的家族,但是这些赵魏大族在当时所遭受的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崔浩cuīhàoㄘㄨㄟㄏㄠˋ

人名。(西元?~450)​字伯渊,北魏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博览经史,百家之书,官至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为人多智善谋,军国大计皆咨之而后行。后以修史直笔,为奸人所构陷,被诛。

德语CuiHao(Eig,Pers,-450)​

网络解释

崔浩(北魏时期历史人物)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其母卢氏为西晋末文学家卢谌的孙女,因此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崔浩本人及其弟崔恬之妻,皆为太原高门郭逸之女,故其族连姻皆为高门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位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因国史之狱被夷九族。牵连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灭族不彻底)。崔浩死后,太武帝拓跋焘在北巡阴山时流露出后悔诛杀崔浩之意。可能是因为这次灭族不彻底,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这些赵魏大族皆有漏网之鱼,不久以后都复兴了各自的家族,但是这些赵魏大族在当时所遭受的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

相关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