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汉书.卷六.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唐.白居易〈叔孙通定朝仪赋〉:「秦吞六雄之后,汉承百代之弊,礼坏乐崩,上陵下替。」也作「礼崩乐坏」、「礼废乐崩」、「礼坏乐缺」、「礼乐崩坏」。
英语see禮崩樂壞|礼崩乐坏[li3beng1yue4huai4]
【解释】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