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⒉ 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⒈ 指 楚 人 卞和 从 荆山 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引晋 傅玄 《傅子·阙题》:“必得 崑山 之玉而后宝,则 荆 璞无夜光之美;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则 随侯 无明月之称。”
唐 张惟俭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诗:“自将 荆 璞比,不与 郑环 同。”
⒉ 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引晋 卢谌 《赠刘琨》诗:“承侔 卞和,质非 荆 璞。”
《晋书·戴邈传》:“又贵游之子……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 荆 璞发採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
⒈ 楚国荆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参见「荆山之玉」条。后用以比喻资质美好。也称为「荆璧」、「荆玉」。
引《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承侔卞和,质非荆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