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口授其辞。谓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
⒈ 谓口授其辞。
引《汉书·游侠传·陈遵》:“遵 冯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 河南 大惊。”
宋 陆游 《南唐书·卢郢传》:“郢 忽顾笔吏,口占使书,不窜易一字。 鉉 服其工。”
⒉ 谓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
引《汉书·朱博传》:“閤下书佐入, 博 口占檄文。”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帝﹞善属文,多於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
朱自清 《冬天》:“S君 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⒈ 口中念出而不用笔墨起草的诗文,称为「口占」。
引《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博口占檄文。」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口占一绝,为君送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