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百衲的意思
bǎi nà

百衲


拼音bǎi nà
注音ㄅㄞˇ ㄋㄚˋ

词语解释

百衲[ bǎi nà ]

⒈ 本指僧衣,后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monk's robe; collec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百纳”。指僧衣。衲谓补缀,百言其多。

唐 李端 《秋日忆暕上人》诗:“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唐 白居易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三盃嵬峩忘机客,百纳头陀任运僧。”
宋 苏轼 《石塔戒衣铭》:“云何此法衣,补缉成百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僧》:“济南 一僧,不知何许人。赤足衣百衲。”
湘剧《思凡》:“身入空门,受尽折磨……身穿百衲,腰系绳索。”

⒉ 见“百衲琴”。

国语辞典

百衲[ bǎi nà ]

⒈ 缝补很多。

如:「百衲本」。

⒉ 有很多补缀的衣服。常指僧衣。

唐·皇甫冉〈题昭上人房〉诗:「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三杯嵬峨忘机客,百衲头陀任运僧。」

相关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