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称“白芨”。植物名。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牛名。
⒈ 亦称“白芨”。植物名。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 蜀,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濛濛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赵树理 《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⒉ 牛名。
引《太平广记》卷四三四引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大月支 及 西胡,有牛名曰白及,今日割取其肉一二斤,明日其疮即愈。”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