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谗毁者之口。
⒉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⒊ 见“赤口日”。
⒈ 谓谗毁者之口。
引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
宋 陆游 《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⒉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引宋 储泳 《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
宋 陆游 《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
⒊ 见“赤口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