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日、月。二十四年。约指二十余年。
⒈ 谓日、月。
引《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 五纬 之绸繆遹皇。”
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⒉ 二十四年。
引《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⒊ 约指二十余年。
引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
清 刘岩 《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