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致哀之声从容。一说致哀时稍为容饰。
⒉ 悲伤的容色。
⒈ 致哀之声从容。一说致哀时稍为容饰。
引《礼记·间传》:“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於声音者也。”
孔颖达 疏:“言小功緦麻,其情既轻,哀声从容,於理可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哀容者,言虽致哀而稍为容饰,丧弥轻也。”
⒉ 悲伤的容色。
引《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二三妇人之欲供先祀者,请无瘠色……无哀容,无加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羊长和 ﹞幼孤, 祜(羊祜 )来哭,见 长和 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