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 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垛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是“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堞则是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
雉堞zhìdié
[crenellation;parapei]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城上的短墙。
《文选.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
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