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 青袍 qīng páo 解释: (1).青色的袍子。《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南朝梁 何逊《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唐 杜甫《渡江》诗:“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2).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元 明本《苔梅》诗:“玉堂试看青袍客,莫忘江南有白衣。”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 (3).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唐 许浑《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清 唐孙华《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较比翟公添气色,青袍日日到门来。”
青色的长袍。
《大宋宣和遗事.利集》:「骑吏从者约五百人,皆衣青袍,与二帝不可辨 。」
《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
唐代制度中,八、九品官员穿著的青色长袍。也用来指官职卑微。
唐.杜甫〈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