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示例】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 ◎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
宋.张孝祥〈代摠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传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示例】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