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示例】俞良八千有馀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金榜无名。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旧传鲤鱼若能跃过龙门,则可化为龙,否则头额触破败退而回。比喻应试落第。
南朝梁.元帝〈东宫荐石门侯启〉:「窃以凤鸣朝阳,必资蓝田之宝;龙门点额,亦俟堂溪之珍。」
唐.白居易〈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解释】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示例】俞良八千有馀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金榜无名。◎《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