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观察变化;观察造化。
⒉ 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⒊ 观察教化。
⒈ 观察变化;观察造化。
引《庄子·至乐》:“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清 姚鼐 《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浦山》:“观化吾生眇,焉知从古年。”
⒉ 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引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熙寧 十年夏, 康节先生 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 司马温公 曰:‘某欲观化一巡如何?’ 温公 曰:‘先生未应至此。’”
明 宋濂 《题李霁峰先生墓铭后》:“未及往见,而先生竟观化冥冥之中。”
⒊ 观察教化。
引《吕氏春秋·具备》:“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 亶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