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近义词】目不斜视【反义词】左顾右盼【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目光不邪视不该看的事物。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解释】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近义词】目不斜视
【反义词】左顾右盼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