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
⒉ 指集体饲养牲畜。
⒈ 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
引《孟子·万章下》:“孔子 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於 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於 卫灵公,际可之仕也;於 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朱熹 集注:“公养,国君养贤之礼也。”
⒉ 指集体饲养牲畜。
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莱阳县十四区河洛水沐头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制订增产计划的经验》:“一九五四年冬季扩社,自留地和牲口公养等问题还没有解决。”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闽侯县建民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了耕牛私有私养租用的政策》:“向银行贷款一九二元,买了一头黄牛,归社公有、公养、公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