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将钗插于发髻中。
⒉ 宋时风俗,议婚时两亲相见,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谓之“插钗”。
⒈ 将钗插于发髻中。
引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五:“散黛恨犹轻,釵插嫌未正。”
⒉ 宋 时风俗,议婚时两亲相见,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谓之“插釵”。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若相媳妇,即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谓之‘插釵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
⒈ 以钗插于发中。
引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五首之五:「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
⒉ 古代男女相亲时,如男方中意,则以钗插于冠髻中,表示同意婚事。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〇·嫁娶》:「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