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入道的门径。
⒉ 指道家或道教。
⒊ 指寺观。
⒋ 旧时的一些封建迷信组织。
⒈ 入道的门径。
引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士闻道》:“静为虚户,虚为道门,泊为神本,寂为和根。”
⒉ 指道家或道教。
引汉 焦赣 《易林·夬之巽》:“恬淡无患,游戏道门,与神来往,长乐以安。”
唐 王维 《过太乙观贾生房》诗:“谬以道门子,徵为驂御臣。”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道士 李寿仪,卭州 人,宗 张简卿 笔法,多画道门尊像。”
李叔还 《<道教大词典>编纂说明》:“然至今日,道门人士,对於教义旨要,道学名词,道教玄理,事物名称等,多尚不解其义。”
⒊ 指寺观。
引明 张羽 《僧居寒夜》诗之一:“山木萧条啼鸟歇,道门清浄俗人稀。”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望道门而询远近,入精舍而叹清修。”
⒋ 旧时的一些封建迷信组织。
引周立波 《诸葛亮会》:“小刘 忙说道:‘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⒈ 学道的方法或门径。
例如:「道门难进,不仅须自己寻觅,且要接受他人的指点。」
⒉ 道教。
例如:「这是道门的规矩,你不要轻忽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