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飞洒的意思
fēi sǎ

飞洒


拼音fēi sǎ
注音ㄈㄟ ㄙㄚˇ
繁体飛灑

词语解释

飞洒[ fēi sǎ ]

⒈ 飘散洒落。

⒉ 特指明清地主勾结官府,将田地赋税化整为零,分洒到其他农户的田地上,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手段。

引证解释

⒈ 飘散洒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冰心 《最后的安息》:“只有微尘似的雨点,不住的飞洒。”

⒉ 特指 明 清 地主勾结官府,将田地赋税化整为零,分洒到其他农户的田地上,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手段。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若钱粮作弊飞洒各区,则是家至户到,无不受其荼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谋同飞洒,不令主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六章:“不知啥时候起就将别人的八分地钱粮飞洒到这三亩地上。”

相关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