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缺少德行的人。亦用为谦词。
⒉ 谓缺少德行。
⒈ 缺少德行的人。亦用为谦词。
引《左传·宣公十一年》:“《诗》曰:‘ 文王 既勤止。’ 文王 犹勤,况寡德乎?”
《魏书·咸阳王禧传》:“高祖 曰:‘ 伊 洛 南北之中,此乃天地氤氲,阴阳风雨之所交会,自然之应,非寡德所能致此。’”
⒉ 谓缺少德行。
引《国语·晋语一》:“今 晋 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
《晋书·元帝纪》:“惟朕寡德,纘我弘绪,若涉大川,罔知攸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