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后即以“鸿毛泰山”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亦作:鸿毛泰岱。
⒈ 亦作“鸿毛泰岱”。
引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於 泰山,或轻於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章炳麟 《<敢死论>跋语》:“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 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
郭沫若 《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餘一死,鸿毛 泰岱 早安排。”
⒈ 比喻二者轻重悬殊,多指生命价值的重大和轻微。
引语本《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