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昏乱而无仁德;恶德。
⒈ 昏乱而无仁德;恶德。
引《书·仲虺之诰》:“有夏 昏德,民坠涂炭。”
孔 传:“夏桀 昏乱,不恤下民。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无救之者。”
《左传·襄公十三年》:“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政》:“怀庆潞王,有昏德。时行民间,窥有好女子,輒夺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