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临难见危,能挺身而出,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例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英give one's life in peril; be ready to die for one's country in times of national crisis;
⒈ 谓在危难关头,勇于献身。
引《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汉书·叙传下》:“欒公 哭 梁,田叔 殉 赵,见危授命,谊动明主。”
《明史·刘可训传》:“初无守土责,因奉命録囚,而乃见危授命,解围 成都。”
亦作“见危致命”。 《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朱熹 集注:“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太尉绛侯周勃》:“见危致命,社稷以寧。”
⒈ 面临危难时,能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全力以赴。也作「见危致命」、「见危受命」。
引《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文选·殷仲文·解尚书表》:「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亡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