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京腔的意思
jīng qiāng

京腔


拼音jīng qiāng
注音ㄐ一ㄥ ㄑ一ㄤ

词语解释

京腔[ jīng qiāng ]

⒈ 清代北京盛行戏曲的音调。即京戏的唱腔;又泛指北京话。旧指北京语音。

Beijing accent;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戏曲剧种。 明 末 清 初 弋阳 腔流传到 北京 后,与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 乾隆 以后逐渐衰落。

⒉ 指 北京 语音。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撇着京腔笑道:‘老爷的本领儿,我都佩服。’”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YT 是一个旗人,京腔说得极漂亮,文字从来不谈的。”

国语辞典

京腔[ jīng qiāng ]

⒈ 旧称北平话为「京腔」。

⒉ 流行于北平的剧种。明末清初时,江西弋阳腔传至北京,受其语言影响,另成的一个 支派。极盛于康熙、乾隆年间,曾取代昆曲的地位,并与昆曲合演。乾隆末年逐渐衰 落。

德语Peking-Betonung, Pekingstil in Musik und Gesang (S)​

相关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