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hèn zhī rù gǔ 注音 ㄏㄣˋ ㄓ ㄖㄨˋ ㄍㄨˇ 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 晋 葛洪《 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例子 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正音 “恨”,不能读作“hěn”;“骨”,不能读作“gú”。 辨形 “恨”,不能写作“狠”。 辨析 恨之入骨和“切齿痛恨”、“咬牙切齿”;都表示痛恨到极点。不同在于:恨之入骨偏重在仇恨的程度;其中的“之”复指所恨的对象;“切齿痛恨”和“咬牙切齿”偏重在仇恨的神态;样子;本身不含所恨的对象。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痛恨到极点。 感情 恨之入骨是中性词。 近义 咬牙切齿、深恶痛绝、切齿痛恨 反义 一见钟情、一往情深、爱不忍释
意思解释: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注音 ㄇㄛˋ ㄖㄢˊ ㄓˋ ㄓ 解释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出处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例子 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辨形 “漠”,不能写作“莫”。 辨析 漠然置之和“漠不关心”都表示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的意思。但漠然置之偏重在“放在一边不理”;“漠不关心”偏重在“毫不关心”。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漠然置之是贬义词。 近义 不屑一顾、置之不理、漠不关心 反义 体贴入微 英语 look on with unconcern 日语 冷淡(れいたん)にほうっておく
意思解释:拼音 lìng rén chǐ lěng 注音 ㄌ一ㄥˋ ㄖㄣˊ ㄔˇ ㄌㄥˇ 解释 令:使;齿冷:因长期开口笑而使牙齿感到冷;指耻笑。使人耻笑。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例子 本朝人演本朝事,而颠倒纰缪至此,殊令人齿冷。(鲁迅《小说旧闻钞 杂说》) 正音 “齿”,不能读作“cǐ”。 辨形 “令”,不能写作“今”。 用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令人齿冷是贬义词。 繁体 令人齒冷 近义 令人喷饭、令人捧腹 反义 肃然起敬、令人起敬 英语 invite contempt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恨之入骨 [ hèn zhī rù gǔ ] ⒈ 恨到了骨头里去。形容恨到了极点。 例 那知本府亦恨之入骨。——《官场现形记》 英 hate one’s guts; 引证解释 ⒈ 同“恨入骨髓”。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房 之试士,用法大严, 江 南士子恨之入骨。” 国语辞典 恨之入骨 [ hèn zhī rù gǔ ] ⒈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也作「恨之切骨」。 引 《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雠。」 英语 to hate somebody to the bone (idiom) 德语 aus tiefster Seele hassen (V)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漠然置之 [ mò rán zhì zhī ] ⒈ 不经意地放在一边。 引证解释 ⒈ 不经意地放在一边。 引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陵墓·会稽郡王墓》:“故国家有祀祭之典,官吏有防护之册,而为之子孙者岂忍听其荒废不治而漠然置之耶?”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国语辞典 漠然置之 [ mò rán zhì zhī ] ⒈ 漠然,不在意。置,放置。漠然置之指冷淡不在意,将事物放置一旁。 例 如:「对于他人的善意批评,不该漠然置之。」 英语 to set to one side and ignore (idiom); quite indifferent, cold and uncaring 德语 sich taub stellen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齿冷:耻笑。比喻使人瞧不起。 国语辞典 令人齿冷 [ lìng rén chǐ lěng ] ⒈ 齿冷,耻笑。令人齿冷形容因龌龊的人品或不道德的行为而使人鄙视。 例 如:「他的所作所为令人齿冷。」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