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⒈ 在公务活动中利用某种优势打击报复其认为有私人怨仇的人。 英 avenge a personal wrong in the name of public interests; 引证解释 ⒈ 假借公事来报复私人仇恨。 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堪忧!昏君乱相,为别人公报私仇。” 亦作“公报私讎”。 清 李渔 《比目鱼·误禽》:“想是我家男子得罪了 谭官人,所以公报私讎,想出法来害他。” 国语辞典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⒈ 假借公事为名,图报一己的私仇。也作「公报私雠」。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恁般强横,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意思解释:拼音 gōng bào sī chóu 注音 ㄍㄨㄥ ㄅㄠˋ ㄙ ㄔㄡˊ 解释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例子 汪知县公报私仇,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 正音 “仇”,不能读作“qiú”。 辨形 “公”,不能写作“工”。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法官审冤家 感情 公报私仇是贬义词。 繁体 公報私讎 近义 挟私报复、公报私仇 反义 奉公守法、克己奉公 英语 avenge a person in the name of public interests
意思解释: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 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子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拾钱不识街坊 谜语 见钱
意思解释:拼音 lì yù xūn xīn 注音 ㄌ一ˋ ㄩˋ ㄒㄨㄣ ㄒ一ㄣ 解释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例子 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正音 “熏”,不能读作“hēi”。 辨形 “熏”,不能写作“薰”。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 利欲熏心是贬义词。 繁体 利慾熏心 近义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反义 大公无私、克己奉公 英语 be obsessed with the desire for gain 俄语 преследовать личные выгоды 日语 利欲(りよく)に目がくらむ,利欲に心がくらむ 德语 von Gewinnsucht besessen sein 法语 avenglé par la passion du gain
意思解释:拼音 sǔn rén lì jǐ 注音 ㄙㄨㄣˇ ㄖㄣˊ ㄌ一ˋ ㄐ一ˇ 解释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例子 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正音 “损”,不能读作“shǔn”。 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 辨析 损人利己和“自私自利”都可表示“极其自私”。但损人利己偏重于“损人”;即损害别人来为自己谋利;而“自私自利”只是表示“极为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不一定损害别人利益。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卖米搀沙子 谜语 抢东西 感情 损人利己是贬义词。 繁体 損人利己 近义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 反义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英语 gain at other's expense 俄语 добивáться личной в
意思解释:拼音 wén tián wǔ xī 注音 ㄨㄣˊ ㄊ一ㄢˊ ㄨˇ ㄒ一 解释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 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例子 今者文恬武嬉,宜若可为安静之计。(宋 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二) 正音 “恬”,不能读作“guā”。 辨形 “嬉”,不能写作“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文恬武嬉是贬义词。 近义 尸位素餐、上恬下嬉 反义 克己奉公、文治武功 英语 the civil officials are indolent and the military(frivolons,dissipated and gluttonous life of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dom)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只图一己私利,而置道义于不顾。 例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罗贯中《三国演义》 英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 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 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引证解释 ⒈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 引 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 孝文 时,天下以 酈寄 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三国演义》第三回:“﹝ 李肃 ﹞曰:‘某与 吕布 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国语辞典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引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⒈ 贪欲迷住心窍。 引证解释 ⒈ 贪欲迷住心窍。 引 宋 黄庭坚 《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镜花缘》第一百回:“钱为世人养命之源,乃人人所爱之物;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绝对不象个利欲熏心的人。”
意思解释:形容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