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ē dǎng bǐ zhōu 注音 ㄜ ㄉㄤˇ ㄅ一ˇ ㄓㄡ 解释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例子 三国 魏 曹操《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相互勾结,结党营私。 感情 阿党比周是贬义词。 繁体 阿黨比周 近义 结党营私、朋党比周 反义 两袖清风
意思解释:拼音 ē dǎng xiāng wéi 注音 ㄜ ㄉㄤˇ ㄒ一ㄤ ㄨㄟˊ 解释 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例子 他们这个小集团经常阿党相为、狼狈为奸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相互偏袒。 感情 阿党相为是贬义词。 繁体 阿黨相為 近义 阿党比周、官官相卫 反义 两袖清风
意思解释:拼音 jié dǎng yíng sī 注音 ㄐ一ㄝˊ ㄉㄤˇ 一ㄥˊ ㄙ 解释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例子 但昔日既与叛逆结盟,究非安分之辈。今名登黄榜,将来出仕,恐不免结党营私。(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正音 “结”,不能读作“jiē”。 辨形 “结”,不能写作“接”。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投机倒把集团 感情 结党营私是贬义词。 繁体 結黨營私 近义 营私舞弊、拉帮结派 反义 两袖清风 英语 gang up to pursue selfish interests 俄语 создавáть группировку в своих целях 日语 徒党を組んで私利(しり)をはかる 德语 eine Clique bilden,um eigene Interessen durchzusetzen 法语 former une bande pour des profits illicit
意思解释:拼音 jiān shǒu zì dào 注音 ㄐ一ㄢ ㄕㄡˇ ㄗˋ ㄉㄠˋ 解释 监守:看管;盗:盗窃。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例子 总之少了谷石,却无案卷可凭,这就是监守自盗的匮空。(《歧路灯》第九十四回) 正音 “监”,不能读作“jiàn”。 辨形 “监”,不能写作“坚”。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谜语 悟空管蟠桃园 感情 监守自盗是中性词。 繁体 監守自盗 近义 见利忘义、知法犯法 反义 以身作则、两袖清风、克己奉公 英语 embezzle 日语 職務上横領(しょくむじょうおうりょう)
意思解释:拼音 tān qiú wú yàn 注音 ㄊㄢ ㄑ一ㄡˊ ㄨˊ 一ㄢˋ 解释 贪图利益,无满足的时候。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例子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贪得无厌。 感情 贪求无厌是贬义词。 繁体 貪裘無厭 近义 贪得无厌、贪求无已 反义 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英语 greedy without stop
意思解释: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注音 ㄊㄢ ㄉㄜˊ ㄨˊ 一ㄢˋ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例子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 辨形 “贪”,不能写作“贫”。 辨析 贪得无厌和“得寸进尺”都有不满足的意思。贪得无厌形容人极其贪婪;不知满足;多指人的性格;“得寸进尺”指逐步地掘取;多指人贪婪的行为。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婪。 谜语 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 感情 贪得无厌是贬义词。 繁体 貪得無厭 近义 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反义 一尘不染、知足常乐 英语 hog it(as greedy as a wolf; flay a flint; take a candy from a baby ) 俄语
意思解释:拼音 tān zāng wǎng fǎ 注音 ㄊㄢ ㄗㄤ ㄨㄤˇ ㄈㄚˇ 解释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例子 陈绛在福建,据说贪赃枉法,声名狼籍。(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正音 “枉”,不能读作“wáng”。 辨形 “赃”,不能写作“脏”。 辨析 贪赃枉法与“贪污腐化”区别在于:贪赃枉法主要指贪污财物;破坏法律、法令这两种不法行为;而“贪污腐化”是指非法侵吞财物;在生活上腐化、糜烂。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欲。 感情 贪赃枉法是贬义词。 繁体 貪贜枉灋 近义 徇私枉法、贪赃舞弊 反义 廉洁奉公、清正廉明 英语 pervert justice for a bribe 俄语 продáжный и не считáющийся с законами
意思解释:拼音 yàn guò bá máo 注音 一ㄢˋ ㄍㄨㄛˋ ㄅㄚˊ ㄇㄠˊ 解释 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例子 (1)市场东西价格如此高,是因为进货时中途被轮番的雁过拔毛了。 (2)旧社会,地主压榨奴隶,雁过拔毛。 正音 “过”,不能读作“guō”。 辨形 “拔”,不能写作“拨”。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最贪财的人 感情 雁过拔毛是贬义词。 繁体 雁過拔毛 近义 尖酸刻薄、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反义 一尘不染、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英语 spare no effort in taking advantage of what one puts his hand on
意思解释:拼音 yě xīn bó bó 注音 一ㄝˇ ㄒ一ㄣ ㄅㄛˊ ㄅㄛˊ 解释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例子 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正音 “野”,不能读作“yè”。 辨形 “勃”,不能写作“渤”、“博”。 辨析 野心勃勃与“狼子野心”;都有狂想的欲望的意思。但“狼子野心”偏重于本性凶残;还有“用心狠毒”的意思;野心勃勃仅仅指“欲望的强烈。”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毒蛇做梦吞大象 感情 野心勃勃是贬义词。 近义 垂涎三尺、利欲熏心、狼子野心 反义 一尘不染、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英语 a flight of ambition 俄语 б
意思解释:拼音 zhū qiú wú yǐ 注音 ㄓㄨ ㄑ一ㄡˊ ㄨˊ 一ˇ 解释 勒索榨取;没有止境。(诛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 例子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辨形 “已”,不能写作“己”、“巳”。 辨析 诛求无已与“贪得无厌”有别:诛求无已侧重于形容榨取;“贪得无厌”侧重于形容贪婪。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 诛求无已是贬义词。 繁体 誅裘無已 近义 得寸进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 反义 两袖清风、廉政自守 英语 make endless exorbitant 俄语 непомерные требования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结党营私 [ jié dǎng yíng sī ] ⒈ 结成一伙,营私舞弊。 例 凡结党营私者一律严办。 英 bandwagon; gang up for selfish interests; 引证解释 ⒈ 结成党羽,谋求私利。 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 《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若太子年长,左右羣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过者。” 国语辞典 结党营私 [ jié dǎng yíng sī ] ⒈ 互相勾结以谋求私利。 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监守自盗 [ jiān shǒu zì dào ] ⒈ 见“监主自盗”。 引证解释 ⒈ 见“监主自盗”。 国语辞典 监守自盗 [ jiān shǒu zì dào ] ⒈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也作「监临自盗」、「监主自盗」。 引 《歧路灯·第九回》:「总之少了谷石,却无案卷可凭,这就是监守自盗的匮空。」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贪猥无厌 贪心不足
意思解释:贪 字组词 求 字组词 无 字组词 厌 字组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ABCC式
意思解释:雁 字组词 过 字组词 拔 字组词 毛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阿党比周 [ ē dǎng bǐ zhōu ] ⒈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引证解释 ⒈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引 三国 魏 曹操 《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 《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羣,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