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注音 ㄅㄞˇ ㄓㄜˊ ㄅㄨˋ ㄋㄠˊ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例子 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正音 “折”,不能读作“zhē”、“shé”。 辨形 “挠”,不能写作“侥”。 辨析 百折不挠和“不屈不挠”;都有“坚毅、不退缩”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不同在于:百折不挠偏重指“不动摇”;多形容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斗志顽强。百折不挠还含有“受到无数次挫折”的意思;“不屈不挠”没有。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坚持到底。 谜语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⒈ 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也作“百折不回” 例 无奈说破了嘴,他也是百折不回。——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姚雪垠《李自成》 英 indomitable; 引证解释 ⒈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引 汉 蔡邕 《太尉桥公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毛泽东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还须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章:“咱们起义就是书上说的革命--百折不挠,血战到底。” 亦省作“百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致使浮沉外职,抑且漂泊遐方;已明百折之忠,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