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mèn mèn bù lè 注音 ㄇㄣˋ ㄇㄣˋ ㄅㄨˋ ㄌㄜˋ 解释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例子 不知为什么,妈妈这几天闷闷不乐。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闷”,不能写作“问”。 辨析 闷闷不乐和“郁郁寡欢”;都表示“心中烦闷”。但闷闷不乐侧重表示时间方面的烦闷不快;“郁郁寡欢”偏重人的性格方面的烦闷不快。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不快乐。 感情 闷闷不乐是中性词。 繁体 悶悶不樂 近义 郁郁不乐 反义 喜不自胜 英语 be in a very melancholy spirit 俄语 безрадостный(тоскующий) 日语 うつうつになる,きげんが悪(わる)い 德语 melancholisch(deprimiert) 法语 triste(maussade)
意思解释:拼音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注音 一ㄡ ㄒ一ㄣ ㄔㄨㄥ ㄔㄨㄥ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例子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正音 “忡”,不能读作“zhōng”。 辨形 “忡”,不能写作“仲”。 辨析 忧心忡忡和“忧心如焚”、“惴惴不安”;都含有“十分忧愁不安”的意思。但忧心忡忡偏重于“忧愁、因心事重重而不安”;“忧心如焚”偏重于“焦急”;表示忧虑、焦急到了极点;“惴惴不安”偏重于因担惊受怕而不安。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谜语 尤中四心 感情 忧心忡忡是贬义词。 繁体 憂心忡忡 近义 提心吊胆、忧心如焚、惶惶不安 反义 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洋洋自得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⒈ 心情不愉快;忧郁。 例 闷闷不乐地拨弄着她吃的东西。 英 be depressed; be in low spirits; 引证解释 ⒈ 因有不如意的事,心情烦闷不快活。 引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陈宫 ﹞意欲弃 布 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安老爷 拆开一看,见那单子上竟没什么熟人……当下便有些闷闷不乐。” 巴金 《家》二三:“克明 听见了马弁的骂声,心里很不高兴,同时又想不到对付一连兵的办法,便闷闷不乐地进去了。” 国语辞典 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⒈ 心情忧郁不快乐。 引 《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喻世明言·卷一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月仙心下只想著黄秀才,以此闷闷不乐。」 近 忽忽
意思解释:动词 ABCC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