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拔刀相助,拔刀相济 [ bá dāo xiāng zhù,bá dāo xiāng jì ] ⒈ 路见不平之事或遇人危难,仗义相助,是见义勇为的豪举。 英 draw one's sword to give assistance; help to set right a wrong; to help another for the sake of justice; 引证解释 ⒈ 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引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 董卓 ﹞差 李肃 擒拏 吕布 ……连 李肃 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纔分娩一命归阴,著 程婴 将他掩护……肯分的遇著将军,满望你拔刀相助。” 《西游记》第五八回:“沙僧 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 《说唐》第六三回:“唐璧 道:‘不敢,弟念昔日与 竇千岁 情谊,恨被 唐 家所灭,难得 刘王爷 与主报仇,兴兵到此,故尔拔刀相助。’” 国语
意思解释:拼音 bá dāo xiāng zhù 注音 ㄅㄚˊ ㄉㄠ ㄒ一ㄤ ㄓㄨˋ 解释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例子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 正音 “拔”,不能读作“bō””。 辨形 “拔”,不能写作“拨”。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仗义打抱不平。 谜语 帮人砍柴 感情 拔刀相助是中性词。 近义 见义勇为、拔刀相济 反义 袖手旁观 英语 help another for the sake of justice 俄语 брóситься на защиту с оружием в рукáх 日语 急場に力添えする
意思解释: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注音 ㄐ一ㄢˋ 一ˋ ㄩㄥˇ ㄨㄟˊ 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例子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见”,不能读作“xiàn”。 辨析 见义勇为和“急公好义”;都含有“做符合正义的事情”的意思。不同在于:见义勇为偏重在“勇为”;即“勇敢地去做”;常用于“见到正义的事情的具体场合”;“急公好义”偏重在“急公”;即“热衷于公益”方面。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参观抗联事迹 感情 见义勇为是褒义词。 繁体 見義勇為 近义 挺身而出、急公好义 反义 袖手旁观、见利忘义、见义不为 英语 never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俄语 груд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⒈ 意识到是正义之举就大胆去做。 英 see what is right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do it; be ready to take up the cudgets for a just cause;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be zealous in doing what is righteous in seeing it; 国语辞典 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⒈ 语本遇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应该奋勇的去做。 引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近 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反 见死不救 袖手旁观 趁火打劫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