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南面 [ nán miàn ] ⒈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例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 face south; empe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南面》。 引 《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嚮明而治。” 《论语·雍也》:“子曰:‘ 雍 也可使南面。’” 宋 叶适 《送刘茂实序》:“曹、滕、邾、莒,有南面之尊,未尝得自行其志。” ⒉ 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引 汉 王充 《论
意思解释:南面 南面,拼音nán miàn,出自《易·说卦》。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基本解释 南面 nnmin [facesouth;empery]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辞典解释 南面nánmiànㄋㄢˊㄇㄧㄢˋ 南边。 如:「一个荷锄老农,远远打南面走来。」 反义词 北面 古代人君听政之位居北,其面向南,故后指居人君之位。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南向、南进。 《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