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怯懦 [ qiè nuò ] ⒈ 胆小懦弱。 例 灰心也故怯懦。——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 timid and overcautious; ⒉ 又。 例 怯儒也故苟且。 温顺、谦恭、怯懦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怯耎”。亦作“怯愞”。胆小;懦弱。 引 《韩非子·说难》:“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 《汉书·司马迁传》:“僕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 《隋书·段达传》:“达 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剋获,时皆谓之为怯愞。” 宋 叶适 《梁父吟》:“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 王蒙 《火之歌》:“他们面临的不仅有帮派分子的破坏,还有怯懦和奴性这两位‘虎伥’的阻挠。” 国语辞典 怯懦 [ què nuò ] ⒈ 胆小怕事。 引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懦
意思解释: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