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
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
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
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
酒钟悭、贮愁多少。
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
豆蔻钗梁恨袅。
但怅望、天涯岁华老。
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天香·蜡梅》吴文英 注释
⑴天香:词牌名,又名“伴云来”“楼下柳”。调见贺铸《东山词》。双调,九十六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⑵蟫:一本作“蝉”。
⑶北枝瘦南枝小:一本作“枝北枝南开小”。
⑷澹:同“淡”。薄:一本作“泊”。
⑸深:一本作“珠”。
⑹梁:一本作“头”。
《天香·蜡梅》吴文英 鉴赏
“蟫叶”三句,状蜡梅花的特征。“蟫”,音淫,衣书中的蠹虫也。这里“蟫叶”,应改作蝉翼,方与词意吻合也。“蝉翼”状花瓣之薄轻;“粘霜”,形花色如涂蜡;“蝇苞”,喻花蕾之小;“缀冻”,绘花蕾的坚实也。此言蜡梅花瓣薄如蝉翼而色如涂蜡,花蕾小巧而坚挺,花香从远处随风飘来,令人陶醉。三句分别叙述了蜡梅花瓣薄、苞小巧而坚挺、花香远送的特征,描写细腻。“岭上”三句。“岭”,原指五岭,中有大庾岭,又叫梅岭,其中盛产梅树。这里泛指山岭。此言不论是在山岭间还是峭溪边,蜡梅花都是盛开在严冬蜡月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蜡梅都是无叶有花,形体都显得瘦削而纤小。“玉奴”两句。“玉奴”,指白梅,因蜡梅花先开,故称为姊。此言蜡梅虽挤在墙角边生活,但它却是白梅花的姊姊,最早传递出春天降临的讯息,抢先怒放花香。“初试”两句。“宫黄”、“寿阳”均指宫妆。杨铁夫笺释梦窗《风入松·桂》词时说:“仪部郎尤良纵侍儿悉效宫妆,有蝶蜂黄、花羞、玉让之号。”又据《宋史》说: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间,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自后宫内群效之,称梅花妆。两句用“宫黄”、“寿阳”两种宫妆形容蜡梅花的淡薄、纤小之美。
“银烛”两句,从花之名与形生出联想。词人由“蜡梅”的“蜡”字联想到蜡烛,再进而联想到蜡烛之泪极似惜别人之泪。故杜牧的《赠别》诗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又从蜡梅花形如酒盅,想起这“酒盅”实在得显得太小了,它似乎盛不下多少愁恨。两句以拟人拟物手法写烛泪惜别,酒盅贮愁,既描述蜡梅,又抒发了词人心中的离愁别恨。“记得”两句,回忆旧事。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说:“短亭离别之地,暮衙离别之时。上映梅,下切蜡。”两句追叙了昔年的一段离别情。词人将离别的时间、地点、略作点染,引人无限联想。词人这里是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城郊的一个短亭边,乘马离别,当时见到有一群黄蜂临晚纷纷飞回巢中。 “豆蔻”两句,承上点出了离别的对象。“豆蔻”,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典故。可见词人怀念的是一位年轻女子。词人对她的怀恋如烟雾般时时萦绕心头。再见到蜡梅冬月开花,岁华已老,陡生两人离别已久,年华徒增的哀伤感。“远信”两句,又以“蜡”字联想到蜡丸封信的典故。言词人远离姬人已久,却音讯渺茫,所写的书信虽然慎重地用蜡丸封缄好,但仍旧很难送到伊人的手中。从此两人天各一方,云山远隔,再难相见矣。
吴文英名句推荐
-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作者:吴文英:出自《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作者:吴文英:出自《杏花天·咏汤》
- 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
作者:吴文英:出自《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作者:吴文英:出自《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作者:吴文英:出自《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 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作者:吴文英:出自《瑞龙吟·送梅津》
- 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作者:吴文英:出自《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作者:吴文英:出自《瑞龙吟·送梅津》
-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作者:吴文英:出自《瑞龙吟·送梅津》
- 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
作者:吴文英:出自《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