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词典 > 古诗词 > 《独秀峰》全诗原文

独秀峰

独秀峰朗读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独秀峰》袁枚 古诗翻译及注释

李达均

翻译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袁枚 古诗更是首屈一指。
几百级阶梯拾级而上才到达它的峰巅,尽览全城风光,但见轻雾迷漫,碧波荡漾。
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

注释
①《独秀峰》袁枚 古诗: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
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④伤:妨碍。

《独秀峰》袁枚 古诗鉴赏

李达均

《《独秀峰》袁枚 古诗》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虽然诸家选评赏析极少,几乎被人遗忘,但细读之,仍然可以从中鲜明地感受到“性灵”说的审美追求。

题名为“《独秀峰》袁枚 古诗”,但诗人并未平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平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袁枚 古诗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袁枚 古诗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袁枚 古诗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这首诗极言《独秀峰》袁枚 古诗孤兀参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写从远处遥望《独秀峰》袁枚 古诗,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剑,高峻笔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却远不如这一峰雄伟奇特。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袁枚 古诗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前三联蓄足情势,尾联水到渠成抒发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豪迈感慨。

这首诗歌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赋予静态的《独秀峰》袁枚 古诗以动感的形象,展现了“绝无有”的“插南斗”之势。“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静为动,山由无到有、到直冲云天的过程被动态的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独秀峰》袁枚 古诗的独特姿态。

《独秀峰》的诗词大意

来龙去脉绝不会有,突然一座山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独秀峰更超过他的头。
三百六十级登上山顶,一座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独立有什么关系呢?*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独秀峰》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诗词主题

品质 同僚 借古讽今 新婚 梅花 汤圆 碑记 小令 艰苦 湖山 小品文 托物抒怀 友好 憧憬 情歌 仕途 写山 山色 规劝 客人 国家 雨后 古诗十九首 写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