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令·月华收
采莲令·月华收朗读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
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
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
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
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
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
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
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
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
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
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交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
“高处不减唐人”。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
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
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
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
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
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
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
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
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
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
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交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
“高处不减唐人”。
《采莲令·月华收》的诗词大意
月华收、云淡霜天亮。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握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站,
没有说有泪,断肠争不忍回顾。
一个叶船上,就这么急桨脚走。
贪行颜色、是否知道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交谈。
再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隐隐约约两三烟树。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