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
道情朗读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注释】:
郑板桥作《《道情》郑燮 古诗》之时,还是一文不名的穷秀才。创作时间一说在雍正三年(1725)“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郑燮 古诗》十首以遣兴”(据裴景福藏《《道情》郑燮 古诗》卷跋语);而传世的《板桥集》中说作于雍正七年(1729)。这两种说法都出自郑板桥本人,孰是孰非,已不可知了。板桥本人对这《《道情》郑燮 古诗》是颇为珍视的,一生中多次书赠友人,告诫他们“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裴本跋语)。
郑板桥作《《道情》郑燮 古诗》之时,还是一文不名的穷秀才。创作时间一说在雍正三年(1725)“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郑燮 古诗》十首以遣兴”(据裴景福藏《《道情》郑燮 古诗》卷跋语);而传世的《板桥集》中说作于雍正七年(1729)。这两种说法都出自郑板桥本人,孰是孰非,已不可知了。板桥本人对这《《道情》郑燮 古诗》是颇为珍视的,一生中多次书赠友人,告诫他们“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裴本跋语)。
《道情》的诗词大意
老书生,白屋中;对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我从雄如虎,
陌上旌旗去像龙,一旦形势落成梦境,
倒不如蓬门偏僻小巷,教几个小幼童。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