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大不韪 [ dà bù wěi ] ⒈ 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引证解释 ⒈ 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引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哀帝一》:“人之能为大不韙者,非其能无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祖不得称皇考》:“李翱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后代,则犯大不韙矣。” 梁启超 《论书法》:“即以旧史家之理论律之,其视 魏徵 之事 唐,罪固可末减焉矣,而 雄 独蒙此大不韙之名。”
意思解释: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注音 ㄇㄠˋ ㄊ一ㄢ ㄒ一ㄚˋ ㄓ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ˊ 解释 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子 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用法 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贬义词。 繁体 冐天下之大不韙 近义 冒大不韪 英语 dare do what the whole world considers to be wrong(risk everyone's condemnation) 俄语 идти наперекор всему миру 拉丁语 contra mundum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冒天下之大不韪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 ⒈ 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冒大不韙”。 引 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惟一二之梟雄,冲决藩篱,悍然不顾,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济其私心之所欲。” 毛泽东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 《清史稿·礼志二》:“严諭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韙?” 国语辞典 冒天下之大不韪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 ⒈ 韪,是。全句比喻不顾一切去做
意思解释:大不韪 大不韪,拼音是dà bù wěi ,汉语词语,是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基本解释 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网络解释 大不韪 大不韪,拼音是dàbùwěi,汉语词语,是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