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明清两代指童生考取生员,进入府、县学读书。
英enter college;
⒉ 使学业上有进步。
英progress;
⒈ 使学业有进步。
引《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贫阨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知县改授》:“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⒉ 科举时,童生应岁试,录取入府县学肄业,称进学。进学的童生称秀才。
引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其新进学秀才乘轿,则自 隆庆 四年始也。”
《红楼梦》第二回:“﹝ 贾珠 ﹞十四岁进学。”
鲁迅 《呐喊·孔乙己》:“听人家背地里谈论, 孔乙己 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⒈ 学问有所增益。
引《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此皆进学之道也。」
⒉ 科举时代,童生考取生员,入府县学肄业,称为「进学」。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