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烽燧fēngsuì
[beaconfire;signalfire]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修烽燧。——《后汉书·光武帝下》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敌人来犯,燃火示警,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英语firebeacontower(usedinfrontierregionsinformertimestorelayinformationabouttheenemy,usingsmokebydayandfireatnight)
德语Signalfeuer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