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燧石 | |
钻燧易火 | 钻燧易火 zuàn suì yì huǒ 钻燧易火 同“ 钻燧改火 ”。 《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基本解释 同"钻燧改火"。 网络解释 钻燧易火 zuànsuìyìhuǒㄗㄨㄢˋㄙㄨㄟˋㄧˋㄏㄨㄛˇ钻燧易火 同“钻燧改火”。《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
燧鏡 | 燧镜 燧镜是汉语词汇,拼音suì jìnɡ,出自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 基本解释 1.即燧铜镜。2.泛指镜子。 网络解释 燧镜 燧镜是汉语词汇,拼音suìjìnɡ,出自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 |
鑽燧 | 钻燧 钻燧是汉语词语, 拼音为:zuàn suì, 释义:.1、亦作钻鐩。 钻燧取火。原始的取火法。燧为取火的工具﹐有金燧(阳燧)﹑木燧两种。 2、指年岁。 基本解释 钻燧 zunsu [tostrikeaflinttoproducesparks]上古的取火方法。燧:取火的器具。即用钻子钻木,因磨擦发热而爆出火星来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辞典解释 钻燧zuānsuìㄗㄨㄢㄙㄨㄟˋ 钻木取火。 《管子.禁藏》:「钻燧易火,杼井易水。」 晋.张协〈杂诗〉一○首之一:「离居 |
兵燧 | 兵燧 【词语】:兵燧 【注音】:bīng suì 【释义】:1.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基本解释 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网络解释 兵燧 【词语】:兵燧 【注音】:bīngsuì 【释义】:1.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
阳燧 | |
燧木 | |
燧色 | |
鑑燧 | 鉴燧 古代中国人民在日下取火的用具。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阳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放艾绒之类,遇光马上能燃烧起来。还有一种说法是,用铜制的凹面镜对着太阳取火。 基本解释 1.亦作"鉴燧"。2.方诸和阳燧。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镜。3.偏指方诸。 网络解释 鉴燧 古代中国人民在日下取火的用具。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阳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放艾绒之类,遇光马上能燃烧起来 |
燧堡 | |
陽燧樽 | 阳燧樽 注酒器。又名滑稽 《太平御览》卷七六一引 后魏 崔浩 《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 晋 孙绰有《阳燧樽铭》。参见“ 滑2稽 ”。 基本解释 注酒器。又名滑稽。 网络解释 阳燧樽 注酒器。又名滑稽 《太平御览》卷七六一引后魏崔浩《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晋孙绰有《阳燧樽铭》。参见“滑2稽”。 |
息燧 | 息燧 息燧是汉语词汇,拼音为xī suì,意思是指停止战事。 基本解释 1.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网络解释 息燧 息燧是汉语词汇,拼音为xīsuì,意思是指停止战事。 |
燧銅鏡 | 燧铜镜 suì tóng jìng ㄙㄨㄟˋ ㄊㄨㄙˊ ㄐㄧㄥˋ 燧铜镜(燧铜镜) 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燧铜镜》:“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与艾承之,则火出矣。” 基本解释 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 网络解释 燧铜镜 suìtóngjìngㄙㄨㄟˋㄊㄨㄙˊㄐㄧㄥˋ 燧铜镜(燧铜镜) 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燧铜镜》:“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 |
姚燧 |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元朝文学家。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姚燧yáosuìㄧㄠˊㄙㄨㄟˋ 人名。(西元1239~1314)字端甫,号牧庵,元洛阳人。少从许衡游,累官翰林学士承旨。擅为文,闳肆赅博,有西汉风,亦擅作曲。著有《牧庵文集》。 网络解释 姚燧 姚燧(123 |
象燧 | |
削燧 | 削燧 削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火镰。 基本解释 火镰。打火用的火刀。 网络解释 削燧 削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火镰。 |
邊燧 | 边燧 边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 suì,是指边境的烽燧。 基本解释 边境的烽燧。借指边境地区的战争。 辞典解释 边燧biānsuìㄅㄧㄢㄙㄨㄟˋ 边境遭敌人入侵,用以报警的烽火。 《魏书.卷九.肃宗纪》:「自神鼎南底,累纪于兹,虔贡虽违,边燧静息,凭心象魏,潜款弥纯。」 网络解释 边燧 边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suì,是指边境的烽燧。 |
燧火 | |
阳燧 | 阳燧 阳燧,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日下取火的用具。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阳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放艾绒之类,遇光马上能燃烧起来。还有一种说法是,用铜制的凹面镜对着太阳取火。 阳燧是中国先民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发明的从太阳光中取火的取火工具,其形似呈球面形内凹的青铜镜,当用它对着阳光时,射入阳燧凹面的全部阳光被阳燧球面形凹面聚焦到焦点上,使焦点上温度快速升髙,达到可以点燃易燃物.因此阳燧是一种能从太阳光中 |
鑽燧易火 | 钻燧易火 zuàn suì yì huǒ 钻燧易火 同“ 钻燧改火 ”。 《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基本解释 同"钻燧改火"。 网络解释 钻燧易火 zuànsuìyìhuǒㄗㄨㄢˋㄙㄨㄟˋㄧˋㄏㄨㄛˇ钻燧易火 同“钻燧改火”。《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
灰燧 | 词语解释 灰燧 [ huī suì ] ⒈ 葭灰与燧火。借指岁月。 引证解释 ⒈ 葭灰与燧火。借指岁月。参见“灰管”。 引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遭太夫人忧,苫草坟塋,以终灰燧;形骸毁瘠,逾於丧礼。” |
燧人氏 | 燧人氏 燧人氏,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称“燧皇”。由于新石器时代已经会用火烧制的陶器等物品,用火非常熟练,所以燧人氏考证年代该推到万年以前。 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的燧皇陵。华夏文明有文字记 |
木燧 | 木燧 木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mù suì,意思是木制的钻取火种的用具。 基本解释 木制的钻取火种的用具。 网络解释 木燧 木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ùsuì,意思是木制的钻取火种的用具。 |
改燧 | 词语解释 改燧 [ gǎi suì ] ⒈ 犹改火。燧,古代取火的器具。 引证解释 ⒈ 犹改火。燧,古代取火的器具。参见“改火”。 引 唐 骆宾王 《萤火赋》:“逝将归而未退,忽欲去而中留,入槐榆而焰发,若改燧而环周。”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呈钱君倚》诗:“不知有青春,倐忽已改燧。” |
狼燧 | 狼燧 狼燧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而起的烽火。 基本解释 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而起的烽火。 网络解释 狼燧 狼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而起的烽火。 |
边燧 | 边燧 边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 suì,是指边境的烽燧。 基本解释 边境的烽燧。借指边境地区的战争。 辞典解释 边燧biānsuìㄅㄧㄢㄙㄨㄟˋ 边境遭敌人入侵,用以报警的烽火。 《魏书.卷九.肃宗纪》:「自神鼎南底,累纪于兹,虔贡虽违,边燧静息,凭心象魏,潜款弥纯。」 网络解释 边燧 边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suì,是指边境的烽燧。 |
星燧 | |
金燧 | 词语解释 金燧 [ jīn suì ] ⒈ 古代向日取火的铜制工具。形状像镜。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向日取火的铜制工具。形状像镜。 引 《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孙希旦 集解:“成伯璵 谓‘冬至日子时铸铜为鉴,谓之阳遂,夏至日午时铸铜为鑑,谓之阴鉴。’是金遂亦鉴类,其状相似,欲取火则向日照之,以引取其火也。” 南朝 陈 徐陵 《河东康简王墓志》:“淑貌与金燧相宜,清颜与玉壶同照。 |
燧人 | |
阳燧樽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