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裰领道袍 | 裰领道袍 duōlǐngdàopáo 缀上领圈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第三层曰‘裰领道袍’。其白领以浆布为之,如玉环在项,而缺其前,稍油垢即换之。”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三章第一节。 基本解释 1.缀上领圈的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 网络解释 裰领道袍 duōlǐngdàopáo 缀上领圈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 |
直裰 | 直裰 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汉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基本解释 见“直掇”。 辞典解释 直裰zhíduóㄓˊㄉㄨㄛˊ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后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 《水浒传.第九回》:「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 |
裰領道袍 | 裰领道袍 duōlǐngdàopáo 缀上领圈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第三层曰‘裰领道袍’。其白领以浆布为之,如玉环在项,而缺其前,稍油垢即换之。”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三章第一节。 基本解释 1.缀上领圈的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 网络解释 裰领道袍 duōlǐngdàopáo 缀上领圈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