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券帖 | 券帖 券帖,是汉语词汇,拼音quàn tiē,解释为簿据。 基本解释 犹簿据。 辞典解释 券帖quàntiěㄑㄩㄢˋㄊㄧㄝˇ 证件、凭证。 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一三.死卒致书》:「走卒乃丞相所遣至李氏者,道死于嵊县。县人检尸得其券帖,独不见丞相书。」 网络解释 券帖 券帖,是汉语词汇,拼音quàntiē,解释为簿据。 |
合券 | 词语解释 合券 [ hé quàn ] ⒈ 核验契据。 引证解释 ⒈ 核验契据。 引 《战国策·齐策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国语辞典 合券 [ hé quàn ] ⒈ 合验借据。古人在竹板刻上文字或图案作为借据,分为两半,债权人与债务人各拿一半,收债时取来合验。 引 《战国策·齐策四》:「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
丹书铁券 | 词语解释 丹书铁券 [ dān shū tiě quàn ] ⒈ 丹书铁契。 引证解释 ⒈ 丹书铁契。 引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於无穷。”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廆》:“﹝ 慕容廆 ﹞封 东郡公,丹书铁券,承制 海东。” 《水浒传》第五一回:“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国语辞典 丹书铁券 [ dān shū tiě qì ] ⒈ 古代帝王颁给功臣,使其世代免受国法制裁的凭证。也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 引 《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 |
券書 | 券书 拼音:quàn shū 注音: 契约,文书。《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闻 冯驩 烧券书,怒而使使召 驩 。” 清 金和 《盟夷》诗:“券书首请帝玺丹,大臣同署全权官。” 基本解释 契约,文书。 辞典解释 券书quànshūㄑㄩㄢˋㄕㄨ 契约。 《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闻冯驩烧券书,怒而使使召驩。」 《南史.卷二一.王弘传》:「珣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幡券书,一不收责。」 网络解释 券书 拼音:quànshū 注音:ㄑㄨ |
券约 | 券约 券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uàn yuē,是指契据。 基本解释 1.契据。 网络解释 券约 券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uànyuē,是指契据。 |
券台 | |
俸券 | 俸券 俸券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ngquàn,意思是领取俸禄的凭证。 基本解释 领取俸禄的凭证。 网络解释 俸券 俸券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ngquàn,意思是领取俸禄的凭证。 |
馮驩折券 | 冯驩折券 féng huān zhé quàn 冯驩折券(冯驩折券) 指 冯驩 为 孟尝君 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汲黯 开仓, 冯驩 折券。”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他怎敢妄思量焚那 冯驩 券。”参见“ 冯谖市义 ”。 基本解释 指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网络解释 冯驩折券 fénghuānzhéquànㄈㄥˊㄏㄨㄢㄓㄜˊㄑㄨㄢˋ 冯驩折券(冯驩折券) 指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之事。五代李瀚《蒙求》诗:“汲黯开仓,冯驩折券。”明许 |
邮券 | |
庫券 | 库券 库券亦称“国库证券”。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多为政府用来向银行借款,以满足财政上的急需。它可以在国内贴现,但不能购买商品,其性质与公债相近。旧中国政府发行的库券种类繁多。北洋政府发行的“库券”共计73种,有应付驻外使领馆经费的“使领库券”;有清发积欠学校薪费的“教育库券”;有补充政费或治安经费的“治安库券”等等。 基本解释 库券 kqun [treasurybill]国库券的简称 辞典解释 库券kùquànㄎㄨˋㄑㄩㄢˋ 国库券的 |
兌換券 | 兑换券 兑换券严格来说是一种票券,而非广泛流通于中国各地的银行、商行,但它又不同于粮票、布票、煤票、油票等票券,它可以是兑换流通货币亦可兑换物品。 基本解释 旧时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不足而发行的周转券或流通券,可以向发行处兑换现金。 辞典解释 兑换券duìhuànquànㄉㄨㄟˋㄏㄨㄢˋㄑㄩㄢˋ 古代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 |
悬券 | |
券內 | 1.谓契合于内;务内。 2.分内。 基本解释 1.谓契合于内;务内。2.分内。 |
券馬 | 券马 券马,用钱物购买的马。多作军用。是宋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宋史·兵志十二》:“凡收市马,戎人驱马至边,总数十、百为一券,一马预给钱千,官给刍粟,续食至京师,有司售之,分隶诸监,曰券马。” 基本解释 宋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 网络解释 券马 券马,用钱物购买的马。多作军用。是宋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宋史·兵志十二》:“凡收市马,戎人驱马至边,总数十、百为一券,一马预给钱千 |
有价证券 | 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用于证明持有人或该证券指定的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拥有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价值,但有价格。有价证券按其所表明的财产权利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三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及资本证券。 证券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含义非常广泛。从法律意义上说,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的统称,用以证明持券人有权依其所持证券记载的内 |
田券 | 田券 tián quàn 田券 即田契。《宋史·孝义传·侯可》:“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 可 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 邵康节 宅券用 温公 户名,田券用 富公 户名。此事若在后人,必以为托足权门矣。”参见“ 田契 ”。 基本解释 1.即田契。 网络解释 田券 tiánquànㄊㄧㄢˊㄑㄨㄢˋ 田券 即田契。《宋史·孝义传·侯可》:“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 |
诗券 | 诗券 诗券,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诗债。 基本解释 1.犹诗债。 网络解释 诗券 诗券,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诗债。 |
券帖 | |
憑券 | 凭券 凭券(凭券) 犹凭证。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江山万里弃如捐,也须点墨为凭券。” 基本解释 1.犹凭证。 辞典解释 凭券píngquànㄆㄧㄥˊㄑㄩㄢˋ 作为依据的票券。 如:「摸彩凭券」、「入场凭券」。 网络解释 凭券 凭券(凭券) 犹凭证。清李渔《蜃中楼·姻阻》:“江山万里弃如捐,也须点墨为凭券。” |
本券 | 本券 běn quàn 本券 契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又买 李幼 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 基本解释 契据。 网络解释 本券 běnquànㄅㄣˇㄑㄨㄢˋ 本券 契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 |
公司債券 | 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指股份公司在一定时期内 (如10年或20年) 为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借款凭证。对于持有人来说,它只是向公司提供贷款的证书,所反映的只是一种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持有人虽无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活动,但每年可根据票面的规定向公司收取固定的利息,且收息顺序要先于股东分红,股份公司破产清理时亦可优先收回本金。公司债券期限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债券一旦到期,股份公司必须偿还本金,赎回债券。 基本解释 股份公司为 |
繻券 | 词语解释 繻券(?券) [ xū quàn ] ⒈ 古代作通行证用的符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作通行证用的符帛。 引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太原王气》:“我素有大志,见天下将乱,昔广蓄貲财,规造繻券,或龙战二三十载,意欲建少功业。” |
驛券 | 驿券 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基本解释 1.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辞典解释 驿券yìquànㄧˋㄑㄩㄢˋ 征发驿站夫役马匹的凭券。 《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志十二》:「其赴任川峡者,给驿券。」 网络解释 驿券 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
成券 | 词语解释 成券 [ chéng quàn ] ⒈ 订立契据。 引证解释 ⒈ 订立契据。 引 清 纪旳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昨闻有族弟得二十金,鬻童养媳为人妾,以今日成券,急质田得金如其数,賫之往赎耳。” |
官券 | 官券 官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女曰:‘汝月得雇值不过千钱,当不足给用。’袖出官券十千与之。” 基本解释 旧时政府发行的钱票。 网络解释 官券 官券 清葆光子《物妖志·狸》:“女曰:‘汝月得雇值不过千钱,当不足给用。’袖出官券十千与之。” |
赊券 | 赊券 赊券,拼音是shē q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欠账的字据。 基本解释 1.欠账的字据。 网络解释 赊券 赊券,拼音是shēq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欠账的字据。 |
卖券 | 卖券 mài quàn (卖券) 出卖货物时留下的凭证。《晋书·卢循传》:“居人贪贱,卖衣物而市之……及 道覆 举兵,案卖券而取之,无得隐匿者,乃并力装之,旬日而办。” 基本解释 出卖货物时留下的凭证。 网络解释 卖券 màiquàn (卖券) 出卖货物时留下的凭证。《晋书·卢循传》:“居人贪贱,卖衣物而市之……及道覆举兵,案卖券而取之,无得隐匿者,乃并力装之,旬日而办。” |
如持左券 | |
操必胜之券 | 词语解释 ⒈ 操:持有;券:凭证。手里拿着兑现的凭证。比喻所办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 |
胜券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