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钵昙摩罗伽大宝 | 词语解释 钵昙摩罗伽大宝 [ bō tán mó luó jiā dà bǎo ] ⒈ 指红宝石。 引证解释 ⒈ 指红宝石。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 季羡林 等校注:“鉢曇摩罗伽,梵文padmarāga音译;鉢曇摩(padma)意为红莲花,罗伽(rāga)意为颜色。全名义云‘红莲花色’、‘具有红莲花色者’,即红宝石之名称。” |
钵头 | 钵头 唐代歌舞戏,又作拨头传自西域。据《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有胡人因其父被猛虎咬死,故身着白色丧服,披头散发,满面哀容,上山寻找父尸。他边走边唱,山有八道弯,歌曲也就有八叠。后来找到那只猛虎,便与虎格斗,终于把虎杀死。 基本解释 1.唐代乐舞节目。传自西域。2.盛器。 辞典解释 钵头bōtóuㄅㄛㄊㄡˊ 陶制的器具。 唐代一种乐舞。本出西域,曲分八叠,舞者披发素衣,面作啼状。唐.张祜.容儿钵头诗:「两边角 |
擂钵 | 擂钵 使用人口较多的地方在湘、黔、川、桂、鄂、赣等地的交界处,在湘、黔、桂三地交界处擂钵是家中必备的容器。 倒锥体,一般30~40公分高,钵口约40公分经。也有比较小的,高约10公分,钵口约8-10公分,内侧有很多由钵底向钵口呈发射状的纹路((其粗糙程度是为了擂茶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以擂棍捣磨芝麻、豆子、茶叶等,制作风味极佳的擂钵菜或清香爽甜的擂茶。 也可用于制作粉碎装的实物,如蒜泥等。在湖南怀化、益阳、常德,湖北恩施、 |
瓶钵 | |
钵那 | 见"钵拿"。 基本解释 见"钵拿"。 网络解释 |
钵特摩 | 钵特摩 钵特摩又作波头摩,译为红莲花。 基本解释 红莲花。梵语padma的音译。 网络解释 钵特摩 钵特摩又作波头摩,译为红莲花。 |
火钵 | 词语解释 火钵 [ huǒ bō ] ⒈ 即火盆。 引证解释 ⒈ 即火盆。参见“火盆”。 引 郭沫若 《行路难》:“他话还没有落脚便向火钵里吐了起来。” 巴金 《神·鬼·人》:“他把壶放回到烧着练炭的火钵上。” |
宝钵 | 词语解释 宝钵 [ bǎo bō ] ⒈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引证解释 ⒈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引 《法苑珠林》卷五一:“男女擎持宝鉢,满中七宝,取无穷尽。”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六和持宝鉢,八敬捧金臺。” |
钵昙摩罗伽大宝 | 钵昙摩罗伽大宝 钵昙摩罗伽大宝,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指红宝石。 基本解释 指红宝石。 网络解释 钵昙摩罗伽大宝 钵昙摩罗伽大宝,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指红宝石。 |
饭钵 | 词语解释 饭钵 [ fàn bō ] ⒈ 盛饭的钵盂。 引证解释 ⒈ 盛饭的钵盂。 引 元 张宪 《赠西僧》诗:“胡经函贝叶,饭鉢繫椰瓢。” |
优昙钵 | |
石钵 | 石钵 石钵,读音为shí bō ,汉语词语,释义为僧人用的食器。 基本解释 1.陶钵。僧人用的食器。 网络解释 石钵 石钵,读音为shíbō,汉语词语,释义为僧人用的食器。 |
沙钵 | |
钵拏 | 钵拏 亦作“钵那”。 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钵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钵那,亦作迦利沙钵拏,声之转也。钵拏,此云铜钱,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基本解释 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网络解释 钵拏 亦作“钵那”。 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 |
毕钵罗 | 词语解释 毕钵罗 [ bì bō luó ] ⒈ 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 引证解释 ⒈ 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一本作“卑鉢罗”。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鉢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
研钵 | |
钵那 | 词语解释 钵那 [ bō nà ] ⒈ 见“钵拿”。 引证解释 ⒈ 见“鉢拏”。 |
钵龙 | 词语解释 钵龙 [ bō lóng ] ⒈ 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引证解释 ⒈ 。。 引 钵中之龙。事本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 (一作 沙公 )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 坚 常使之呪龙。俄而龙便下鉢中,天輒大雨” |
行钵 | |
钵单 | 钵单 钵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ō dān,是指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基本解释 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网络解释 钵单 钵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ōdān,是指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
沿门托钵 | |
钵袋 | 钵袋 bō dài 钵袋(钵袋) 亦作“钵帒”。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三十年来云水僧,常挑钵帒系行縢。” 宋 陆游 《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卷十五:“钵袋,犹禅家所云衣钵也。惟 放翁 诗常用之。” 基本解释 1.亦作"钵帒"。2.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 |
钵塞莫 | 词语解释 钵塞莫 [ bō sāi mò ] ⒈ 念珠。梵语P?sakam?l?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引证解释 ⒈ 念珠。梵语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引 《牟梨曼陀罗咒经》:“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鉢塞莫。” |
钵帒 | 见"钵袋"。 基本解释 见"钵袋"。 网络解释 |
擂钵 | 词语解释 擂钵 [ léi bō ] ⒈ 承受杆弄碎的深碗形木容器。 英 motar and pestle; 引证解释 ⒈ 研物用的乳钵。 引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上:“用钵研米曰擂……其钵亦曰擂钵。” 国语辞典 擂钵 [ léi bō ] ⒈ 研碎物品的钵子。 |
三摩钵提 | |
钵塞莫 | 钵塞莫 念珠的梵文名称。梵语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基本解释 念珠。梵语P?sakam?l?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网络解释 钵塞莫 念珠的梵文名称。梵语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
衣钵 | |
顩钵罗 | |
持钵 | 持钵 持钵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í bō ,意思是佛教语托钵。 基本解释 1.佛教语。托钵。2.引申为行脚。 网络解释 持钵 持钵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íbō,意思是佛教语托钵。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