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飞书驰檄 | 见“飞书走檄 ”。 基本解释 见“飞书走檄”。 辞典解释 飞书驰檄fēishūchíxíㄈㄟㄕㄨㄔˊㄒㄧˊ 形容书写文件快速。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文章迟速》:「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也作「飞书走檄」。 |
版檄 | 词语解释 版檄 [ bǎn xí ] ⒈ 任命官员的文书。 引证解释 ⒈ 任命官员的文书。 引 《晋书·王逊传》:“逊 未到州,遥举 董联 为秀才, 建寧 功曹 周悦 谓 联 非才,不下版檄。” |
邮檄人 | 邮檄人 yóu xí rén 邮檄人(邮檄人) 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人。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瞿童》:“﹝ 唐德宗 贞元 ﹞十八年春, 润州 邮檄人,於 延陵县 界,见一少年前行。” 基本解释 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人。 网络解释 邮檄人 yóuxírénㄧㄡˊㄒㄧˊㄖㄣˊ 邮檄人(邮檄人) 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人。宋吴淑《江淮异人录·瞿童》:“﹝唐德宗贞元﹞十八年春,润州邮檄人,於延陵县界,见一少年前行。” |
毛生捧檄 | 谓孝子因养亲而屈仕。亦泛指出仕为官。参见:毛义檄 亦作:毛义捧檄 基本解释 谓孝子因养亲而屈仕。亦泛指出仕为官。参见:毛义檄亦作:毛义捧檄 |
檄手 | |
陈琳檄 | 陈琳檄 “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亦咏军府中有才能的文人。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网络解释 陈琳檄 “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 |
蜡檄 | 词语解释 蜡檄 [ là xí ] ⒈ 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引证解释 ⒈ 封在蜡丸中的檄文。参见“蜡丸”。 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 建业 军; 幕府山 蜡檄星驰, 五马渡 楼船飞滚。” |
相如檄 | 相如檄 相如檄,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在担任郎官期间,曾为了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写了《喻巴蜀檄》。后因以“相如檄”指晓谕军民的文告。 基本解释 指汉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
讨檄 | 讨檄 讨檄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ǎo xí,指声讨罪行的檄文。 基本解释 1.声讨罪行的檄文。 网络解释 讨檄 讨檄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ǎoxí,指声讨罪行的檄文。 |
笺檄 | 笺檄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后汉书·梁冀传》:“百官迁召,皆先到 冀 门牋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 基本解释 1.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网络解释 笺檄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后汉书·梁冀传》:“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牋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 |
唱檄 | 词语解释 唱檄 [ chàng xí ] ⒈ 谓倡发檄文申讨。 引证解释 ⒈ 谓倡发檄文申讨。 引 《晋书·刁协传》:“周僕射、戴征西 本非 王敦 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
移檄 | |
檄书 | |
捧檄色喜 | |
討檄 | 讨檄 讨檄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ǎo xí,指声讨罪行的檄文。 基本解释 1.声讨罪行的檄文。 网络解释 讨檄 讨檄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ǎoxí,指声讨罪行的檄文。 |
长檄 | 词语解释 长檄 [ cháng xí ] ⒈ 长牒。给行远路者以某种证明的文书。 ⒉ 长篇檄文。 引证解释 ⒈ 长牒。给行远路者以某种证明的文书。 引 《后汉书·安帝纪》:“其各勑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不欲,勿强。” 李贤 注:“长檄犹今长牒也。” 《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青州 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贾逵 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稟食。” ⒉ 长篇檄文。 元 张宪 《匡复府》诗 |
檄愈头风 | |
飞书走檄 | 词语解释 飞书走檄 [ fēi shū zǒu xí ] ⒈ 迅速地书写文件。 引证解释 ⒈ 迅速地书写文件。 引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唐 崔祐甫 《穆氏四子讲艺记》:“论都及政者宗 班 张,飞书走檄者徵 陈琳。” 国语辞典 飞书走檄 [ fēi shū zǒu xí ] ⒈ 形容书写文件快速。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唐·崔祐甫〈穆氏四子讲艺记〉 |
书檄 | |
檄書 | 檄书 檄书,xí shū,檄文。 基本解释 檄文。 辞典解释 檄书xíshūㄒㄧˊㄕㄨ 军中文书的通称,用以声讨敌人、宣示罪状、征召等。 《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 宋.刘过〈水龙吟.谪仙狂客何如〉词:「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 也称为「檄文」。 网络解释 檄书 檄书,xíshū,檄文。 |
暗檄 | 词语解释 暗檄 [ àn xí ] ⒈ 秘密文书。 引证解释 ⒈ 秘密文书。 引 唐 苏颋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 |
蠟檄 | 蜡檄 蜡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à xí ,是指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基本解释 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网络解释 蜡檄 蜡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àxí,是指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
檄文 | |
檄定 | |
毛义捧檄 | 毛义捧檄 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庐江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年少便为他人放牧为生,箪食瓢饮,奉养其母。母病伺候汤药,曾割股疗疾。遂以孝行称著乡里,举为贤良。 基本解释 见“毛生捧檄”。 辞典解释 毛义捧檄máoyìpěngxíㄇㄠˊㄧˋㄆㄥˇㄒㄧˊ 汉毛义以孝行称,府檄至,令其守安阳,义捧檄而喜。后有人轻视其因做宦而喜悦,及义母去世,义遂不仕,方知义往日之喜为亲。见《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 网络解释 毛义 |
檄医头疾 | 檄医头疾 xí yī tóu jí 檄医头疾(檄医头疾)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三国典略》:“ 琳 作诸书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后以“檄医头疾”概指其事。 吕志伊 《读史感赋》:“檄医头疾 陈琳 辈,翻作《美新》 莽 大夫。”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 |
巡檄 | |
木檄 | 词语解释 木檄 [ mù xí ] ⒈ 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⒉ 干直无枝的树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羽檄》:“《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 ⒉ 干直无枝的树材。 《宋史·李若谷传》:“补 长社县 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苟苦输者,因以取賕。 引 若谷 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
还檄 | 还檄 还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退还征召的文书。 基本解释 退还征召的文书。 网络解释 还檄 还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退还征召的文书。 |
还檄 | 词语解释 还檄 [ hái xí ] ⒈ 退还征召的文书。 引证解释 ⒈ 退还征召的文书。 引 《后汉书·桥玄传》:“景 承旨召 玄,玄 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