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弦鼗 | |
播鼗 | 词语解释 播鼗 [ bō táo ] ⒈ 见“播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播鞉”。摇小鼓。 引 《周礼·春官·瞽矇》:“瞽矇掌播鼗、柷、敔、塤、簫管、絃歌。” 《论语·微子》:“鼓 方叔 入於 河,播鼗 武 入於 汉。”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播,摇也。 武,名也。” 《宋史·乐志二》:“古者,瞽矇、眂瞭皆掌播鼗,所以节一唱之终。” 明 归有光 《宋史论赞·章献刘皇后》:“章献 因锻银之邪,起播鼗之贱,以才拔承恩宠,至干大政。” 清 孔尚任 《 |
鼗牢 | |
鼗鼙 | 鼗鼙 鼗鼙是汉语词语,拼音为táo pí ,意思是鼗鼓与鼙鼓、小鼓。 基本解释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网络解释 鼗鼙 鼗鼙是汉语词语,拼音为táopí,意思是鼗鼓与鼙鼓、小鼓。 |
鼗鼙 | |
鼗鞞 | |
靈鼗 | 灵鼗 摇奏膜鸣乐器。周代宫廷用于祀地祇,由三个鼓体串于一柄,共六个鼓面。《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孤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郑玄注:“灵鼓、灵鼗,六面。” 基本解释 1.即灵鼗。 网络解释 灵鼗 摇奏膜鸣乐器。周代宫廷用于祀地祇,由三个鼓体串于一柄,共六个鼓面。《周礼·春官·大司乐》:“ |
雷鼗 | 雷鼗 雷鼗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éi táo,解释是即雷鼓。 基本解释 1.亦作"靁鼗"。2.即雷鼓。 网络解释 雷鼗 雷鼗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éitáo,解释是即雷鼓。 |
播鼗鼓 | 词语解释 播鼗鼓 [ bō táo gǔ ] ⒈ 货郎用以招引顾客的小摇鼓。 引证解释 ⒈ 货郎用以招引顾客的小摇鼓。 引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 |
鼗音 | 鼗音 【词语】:鼗音 【注音】:táo yīn 【释义】:1.鼗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基本解释 鼗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网络解释 鼗音 【词语】:鼗音 【注音】:táoyīn 【释义】:1.鼗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
鼗武 | |
鼗鞞 | 泛指小鼓。 基本解释 泛指小鼓。 网络解释 |
鼗牢 | 鼓名。 基本解释 鼓名。 网络解释 |
鼗耳 | |
雷鼗 | 词语解释 雷鼗 [ léi táo ] ⒈ 亦作“靁鼗”。 ⒉ 即雷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靁鼗”。即雷鼓。参见“雷鼓”。 引 《周礼·春官·大司乐》:“靁鼓靁鼗,孤竹之管。”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 《元史·礼乐志二》:“雷鼗二,亦以马革鞔之,为大小鼓三,交午贯之以柄。郊祀用之。” |
路鼗 | 路鼗 路鼗亦作“ 路鞉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较小的一种路鼓。 基本解释 见"路鼗"。 网络解释 路鼗 路鼗亦作“路鞉”,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较小的一种路鼓。 |
鼓鼗 | 鼓鼗 鼓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ǔ táo,是指摇著有柄小鼓。 基本解释 摇着有柄小鼓。 网络解释 鼓鼗 鼓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ǔtáo,是指摇著有柄小鼓。 |
播鼗 | 播鼗 播鼗拼音是bō táo ,注音是。 基本解释 见"播鼗"。 网络解释 播鼗 播鼗拼音是bōtáo,注音是ㄅㄛㄊㄠˊ。 |
鼗武 | 鼗武 鼗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áo wǔ,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基本解释 《论语.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播鼗武"指殷时摇小鼓的乐师名武的人。后以"鼗武"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网络解释 鼗武 鼗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áowǔ,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
路鼗 | 词语解释 路鼗 [ lù táo ] ⒈ 见“路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路鞉”。指较小的一种路鼓。 引 《周礼·春官·大司乐》:“路鼓路鼗。” 《宋书·乐志一》:“四面者曰路鼓、路鞉。”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路鼗阴竹,德歌昭舞。”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一》:“较之朱絃路鼗故不足,芦簧之鼓尚有餘耳。” |
鼗铎 | |
鼗鼓 | 鼗鼓 鼗(táo)鼓,非常古老的中国乐器。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基本解释 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辞典解释 鼗鼓táogǔㄊㄠˊㄍㄨˇ 古代的一种鼓。其形制和奏法与今日的拨浪鼓相似,是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绳系著两个小珠状物,手摇木柄,珠状物来回敲击鼓面以发声。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 |
鼗耳 | 鼗耳 鼗耳,是一个汉语词,鼗鼓的旁耳。 基本解释 鼗鼓的旁耳。鼗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网络解释 鼗耳 鼗耳,是一个汉语词,鼗鼓的旁耳。 |
弦鼗 | 弦鼗 弦鼗,读音xián táo,汉语词汇,指一种乐器名。 基本解释 见"弦鼗"。 网络解释 弦鼗 弦鼗,读音xiántáo,汉语词汇,指一种乐器名。 |
鼗铎 | 鼗铎 拼音:táo duó 注音: [引证解释]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基本解释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网络解释 鼗铎 拼音:táoduó 注音:ㄊㄠˊㄉㄨㄛˊ [引证解释]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
悬鼗建铎 | |
鼗音 | |
悬鼗建铎 | 悬鼗建铎【解释】鼗,俗称“拨浪鼓”。指听取臣民意见。【出处】语出《淮南子·泛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鼗。” 基本解释 1.语本《淮南子.泛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 |
鼓鼗 | 词语解释 鼓鼗(鼓鞀) [ gǔ táo ] ⒈ 摇着有柄小鼓。 引证解释 ⒈ 摇着有柄小鼓。 引 《后汉书·祭祀志中》“八佾舞《育命》之舞” 刘昭 注引 三国 魏 刘劭 王象 《皇览》:“唱之以徵,舞之以鼓鞉,此迎夏之乐也。” |
钟鼗 | 钟鼗 释义 钟与鼗。俱古乐器。 基本解释 钟与鼗。俱古乐器。 网络解释 钟鼗 释义钟与鼗。俱古乐器。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