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荀彧 | 荀彧 (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 |
彬彧 | 彬彧 彬彧,读音bīn yù,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亦作“ 彬郁 ”。美盛貌。 基本解释 1.亦作"彬郁"。亦作"彬"。2.美盛貌。 网络解释 彬彧 彬彧,读音bīnyù,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亦作“彬郁”。美盛貌。 |
谩彧 | 谩彧 谩彧,是汉语词汇,出自《尚书大传》卷一下,解释为舒缓而悠长。 基本解释 谓舒缓而悠长。谩﹐通"漫"。 网络解释 谩彧 谩彧,是汉语词汇,出自《尚书大传》卷一下,解释为舒缓而悠长。 |
彬彧 | 词语解释 彬彧 [ bīn yù ] ⒈ 亦作“彬郁”。亦作“彬”。 ⒉ 美盛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彬郁”。美盛貌。 引 《隶释·江山阳太守祝睦后碑》:“文艳彬彧,渊然深识,怕然执守,躬洁冰雪。”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郁,远迈前古。”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自字孳乳而寖多,文参错而善变, 三代 以降,文乃益华,百家分流,词逾彬郁,灿乎隐隐,体制大备。” |
謾彧 | 谩彧 谩彧,是汉语词汇,出自《尚书大传》卷一下,解释为舒缓而悠长。 基本解释 谓舒缓而悠长。谩﹐通"漫"。 网络解释 谩彧 谩彧,是汉语词汇,出自《尚书大传》卷一下,解释为舒缓而悠长。 |
彣彣彧彧 | 文彩盛貌。 基本解释 文彩盛貌。 |
谩彧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