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铃柝 | 铃柝 铃柝 【注音】:líng tuò 【释义】: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2.借指巡逻﹑警卫。 3.摇铃击柝。 4.犹号令﹑纪律。 基本解释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2.借指巡逻﹑警卫。3.摇铃击柝。4.犹号令﹑纪律。 网络解释 铃柝 铃柝 【注音】:língtuò 【释义】: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2.借指巡逻﹑警卫。3.摇铃击柝。4.犹号令﹑纪律。 |
宵柝 | 宵柝 宵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o tuò,出自《马嵬》诗之二,解释巡夜的梆声。 基本解释 巡夜的梆声。 辞典解释 宵柝xiāotuòㄒㄧㄠㄊㄨㄛˋ 古时夜晚打更用的梆子。 唐.李商隐〈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网络解释 宵柝 宵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otuò,出自《马嵬》诗之二,解释巡夜的梆声。 |
柝柝 | |
警柝 | 警柝 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唐 苏颋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宋 彭龟年 《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 明 梁储 《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馀,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基本解释 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网络解释 警柝 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唐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 |
柝击 | |
弛柝 | 1.亦作"?柝"。 2.废巡更。 基本解释 1.亦作"?柝"。2.废巡更。 |
铃柝 | 词语解释 铃柝 [ líng tuò ] ⒈ 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⒉ 借指巡逻、警卫。 ⒊ 摇铃击柝。 ⒋ 犹号令、纪律。 引证解释 ⒈ 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引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季氏之富》:“其居绕墙数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儿执铃柝者共六十人。” ⒉ 借指巡逻、警卫。 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虑有盗,夜遣家奴数人,更番司铃柝。” ⒊ 摇铃击柝。 引 《明史·郭正域传》:“方狱急时,逻卒围 鲤舍 及 正 |
关柝 | 词语解释 关柝 [ guān tuò ] ⒈ 语本《孟子·万章下》:“抱关击柝。”赵岐注:“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木也;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后以“关柝”指守门打更。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关柝”指守门打更。 引 语本《孟子·万章下》:“抱关击柝。” 赵岐 注:“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木也;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 《隋书·炀帝纪下》:“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之废业。” 明 何景明 《送萧 |
嚴柝 | 严柝 yán tuò 严柝(严柝) 戒夜的更柝。柝,打更用的梆子。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 基本解释 戒夜的更柝。柝,打更用的梆子。 网络解释 严柝 yántuòㄧㄢˊㄊㄨㄛˋ 严柝(严柝) 戒夜的更柝。柝,打更用的梆子。宋梅尧臣《周仲章通判润州》诗:“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 |
擊柝 | 击柝 击柝,汉语词语,读作jī tuò,指敲梆子巡夜或战事。 基本解释 1.亦作"击"。亦作"击"。2.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辞典解释 击柝jítuòㄐㄧˊㄊㄨㄛˋ 巡夜时敲打梆子以相警戒。 《易经.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晞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 近义词 打更 网络解释 击柝 击柝,汉语词语,读作jītuò,指敲梆子巡夜或战事。 |
边柝 | 词语解释 边柝 [ biān tuò ] ⒈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引证解释 ⒈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引 唐 孙逖 《为宰相贺破吐蕃并庆云见表》:“永罢边柝,遂清虏庭。” 宋 司马光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诗:“投壶边柝静,倚马檄书成。” 清 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 |
蝦蟆柝 | 1.虾蟆更。 基本解释 1.虾蟆更。 |
警柝 | 词语解释 警柝 [ jǐng tuò ] ⒈ 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引证解释 ⒈ 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引 唐 苏颋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宋 彭龟年 《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 明 梁储 《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
虾蟆柝 | 1.虾蟆更。 基本解释 1.虾蟆更。 |
关柝 | 关柝 关柝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guān tuò, 是指守门打更。 基本解释 1.语本《孟子.万章下》:"抱关击柝。"赵岐注:"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木也;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后以"关柝"指守门打更。 网络解释 关柝 关柝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guāntuò, 是指守门打更。 |
柝居 | |
寒柝 | 寒柝 寒柝(hán tuò)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唐 顾云 《投西边节度使启》:“夷落无喧,干戈尽偃,边烽息焰,寒柝沉声。” 唐 欧阳詹 《除夜长安客舍》诗:“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野店残灯随梦息,荒村寒柝点更譌。” 基本解释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网络解释 寒柝 寒柝(hántuò)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唐顾云《投西边节度使启》:“夷落无喧,干戈尽偃,边烽息焰,寒柝沉声。”唐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
边柝 | 边柝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唐 孙逖 《为宰相贺破吐蕃并庆云见表》:“永罢边柝,遂清虏庭。” 宋 司马光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诗:“投壶边柝静,倚马檄书成。” 清 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 基本解释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网络解释 边柝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唐孙逖《为宰相贺破吐蕃并庆云见表》:“永罢边柝,遂清虏庭。”宋司马光《送瀛州签判苏秘丞》诗:“投壶边柝静,倚马檄书成。”清 |
虾蟆柝 | |
击柝 | 词语解释 击柝 [ jī tuò ] ⒈ 亦作“击”。亦作“击”。 ⒉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引证解释 ⒈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引 《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 杜甫 《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 《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 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 高启 《中秋 |
里柝 | 词语解释 里柝(裏柝) [ lǐ tuò ] ⒈ 指乡里巡查警戒人员。 引证解释 ⒈ 指乡里巡查警戒人员。 引 清 龚自珍 《书番禺许君》:“粤,天下雄也,紓朝廷南顾,而下为里柝忧,其海氛乎!” |
烽柝 | 词语解释 烽柝 [ fēng tuò ] ⒈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引证解释 ⒈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引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虽復兼能共治,未遣渡河之兽,烽柝是警,实扰移关之民。” |
靖柝 | 靖柝 靖柝,读音 jìng tuò,汉语词语,指停止击柝。谓太平无事,不须警戒。 基本解释 1.停止击柝。谓太平无事﹐不须警戒。 网络解释 靖柝 靖柝,读音jìngtuò,汉语词语,指停止击柝。谓太平无事,不须警戒。 |
寒柝 | 词语解释 寒柝 [ hán tuò ] ⒈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引证解释 ⒈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引 唐 顾云 《投西边节度使启》:“夷落无喧,干戈尽偃,边烽息焰,寒柝沉声。” 唐 欧阳詹 《除夜长安客舍》诗:“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絶编。”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野店残灯随梦息,荒村寒柝点更譌。” |
金柝 | 词语解释 金柝 [ jīn tuò ] ⒈ 即刁斗。军用铜器,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烧饭,夜晚用以打更。 例 朔气传金柝。——《乐府诗集·木兰诗》 英 pan; 引证解释 ⒈ 即刁斗。古代军中夜间报更用器。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 引 《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李善 注:“金,谓刁斗也。 衞宏 《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唐 孙逖 《夜到润州》诗:“城郭传金柝,閭阎闭緑州。” 清 钱谦益 《三 |
鼓柝 | 词语解释 鼓柝 [ gǔ tuò ] ⒈ 击柝。柝,巡夜报更的木梆。 ⒉ 鼓声和柝声。 引证解释 ⒈ 击柝。柝,巡夜报更的木梆。 引 《山海经·北山经》:“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郭璞 注:“如人行夜,敲木柝声。” ⒉ 鼓声和柝声。 引 《宋史·王友直传》:“金 兵驻 黄山,鼓柝相闻,益整暇自持。” |
烽柝 |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基本解释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
柝境 | |
击柝 | 击柝 击柝,汉语词语,读作jī tuò,指敲梆子巡夜或战事。 基本解释 1.亦作"击"。亦作"击"。2.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辞典解释 击柝jítuòㄐㄧˊㄊㄨㄛˋ 巡夜时敲打梆子以相警戒。 《易经.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晞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 近义词 打更 网络解释 击柝 击柝,汉语词语,读作jītuò,指敲梆子巡夜或战事。 |
严柝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