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蹴球 | 蹴球 蹴球源于清代的踢石球。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竞赛项目分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球等。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二色。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比赛时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50分者为胜方, |
蹴蹋 | 蹴蹋 蹴蹋,亦作“ 蹴蹋 ”。亦作“ 蹴蹹 ”。亦作“蹵蹋”。亦作“蹵躢”,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基本解释 1.亦作"蹵蹋"。2.见"蹴踏"。 网络解释 蹴蹋 蹴蹋,亦作“蹴蹋”。亦作“蹴蹹”。亦作“蹵蹋”。亦作“蹵躢”,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蹴觸 | 蹴触 蹴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踩踏。 基本解释 1.犹踩踏。 网络解释 蹴触 蹴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踩踏。 |
蹴毱 | 见"蹴鞠"。 基本解释 见"蹴鞠"。 |
蹴圆 | 蹴圆 蹴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ù yuán,意思是古代类似足球的运动。 基本解释 1.古代类似足球的运动。 辞典解释 蹴圆cùyuánㄘㄨˋㄩㄢˊ 一种古代的踢球游戏。参见「蹴鞠」条。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刑部.赌博厉禁》:「洪武二十二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 网络解释 蹴圆 蹴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ùyuán,意思是古代类似足球的运动。 |
蹴缩 | 蹴缩 cù suō 蹴缩(蹴缩) 退缩,消散。《古文苑·黄香九宫赋》:“即蹴缩以櫢檽,坎烻援以渞炀。” 章樵 注:“震巽,二宫也。巽,六阳之地,羣阴退缩。震,居正东,木之旺方。櫢檽,木之茂盛也。” 基本解释 1.退缩,消散。 网络解释 蹴缩 cùsuōㄘㄨˋㄙㄨㄛ 蹴缩(蹴缩) 退缩,消散。《古文苑·黄香九宫赋》:“即蹴缩以櫢檽,坎烻援以渞炀。”章樵注:“震巽,二宫也。巽,六阳之地,羣阴退缩。震,居正东,木之旺方。櫢檽,木之茂盛也 |
踏蹴 | |
天蹴 | |
蹴鞠 | 蹴鞠 《蹴鞠》是由孟卫国执导的动作电影,由桑伟淋、王瑾、孙传信、王勇迪、马子淇等主演。 影片讲述两支最顶级的蹴鞠球队为竞争一场“王者之杯”的蹴鞠比赛而全力备战的故事。 该片于2016年9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基本解释 1.亦作"蹴毱"。亦作"蹴踘"。亦作"蹵踘"。亦作"蹵鞠"。亦作"蹵■"。2.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用以练武﹑娱乐﹑健身。传说始于黄帝,初以练武士。战国时已流行。3.指近代的足球运动。 辞典解释 蹴鞠cùjúㄘㄨˋㄐㄩˊ 一种 |
踏蹴 | 踏蹴 踏蹴亦作“ 踏蹙 ”。亦作“蹋蹴”。亦作“蹋踧”。有践踏;踩踏,踢等意。 基本解释 1.亦作"蹋蹴"。亦作"蹋踧"。亦作"踏蹙"。2.践踏;踩踏。3.踢。 网络解释 踏蹴 踏蹴亦作“踏蹙”。亦作“蹋蹴”。亦作“蹋踧”。有践踏;踩踏,踢等意。 |
曲蹴 | |
蹴蹌 | 蹴跄 1.跳腾貌。 蹴 : 蹴 cù 踢:蹴鞠(踢球)。 踏:蹴踏。一蹴而就。 笔画数:19; 部首:足; 跄 : 跄 (跄) qiāng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跄) 跄 (跄) qiàng 〔踉( (跄)li刵g )跄〕 详细 基本解释 跳腾貌。 网络解释 蹴跄 1.跳腾貌。 蹴:蹴cù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笔画数:19;部首:足; 跄:跄(跄)qiāng〔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跄)跄(跄)qiàng〔踉((跄)li刵g)跄〕详细 |
蹴蹀 | 蹴蹀 汉 蔡邕 《青衣赋》:“绮绣丹裳,蹑蹈丝屝。盘跚蹴蹀,坐起昂低。” 基本解释 1.小步快行貌。 网络解释 蹴蹀 汉蔡邕《青衣赋》:“绮绣丹裳,蹑蹈丝屝。盘跚蹴蹀,坐起昂低。” |
蹴討 | 蹴讨 蹴讨,读音为cù tǎo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追迫讨伐。 基本解释 1.亦作"蹴讨"。2.追迫讨伐。 网络解释 蹴讨 蹴讨,读音为cùtǎoㄘㄨˋㄊㄠ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追迫讨伐。 |
蹴讨 | 蹴讨 蹴讨,读音为cù tǎo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追迫讨伐。 基本解释 1.亦作"蹴讨"。2.追迫讨伐。 网络解释 蹴讨 蹴讨,读音为cùtǎoㄘㄨˋㄊㄠ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追迫讨伐。 |
龍騰虎蹴 | 【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基本解释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网络解释 【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
窘蹴 | 词语解释 窘蹴 [ jiǒng cù ] ⒈ 见“窘蹙”。 引证解释 ⒈ 见“窘蹙”。 |
蹴跄 | 蹴跄 1.跳腾貌。 蹴 : 蹴 cù 踢:蹴鞠(踢球)。 踏:蹴踏。一蹴而就。 笔画数:19; 部首:足; 跄 : 跄 (跄) qiāng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跄) 跄 (跄) qiàng 〔踉( (跄)li刵g )跄〕 详细 基本解释 跳腾貌。 网络解释 蹴跄 1.跳腾貌。 蹴:蹴cù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笔画数:19;部首:足; 跄:跄(跄)qiāng〔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跄)跄(跄)qiàng〔踉((跄)li刵g)跄〕详细 |
蹴躢 | 1.亦作"蹵躢"。 2.见"蹴踏"。 基本解释 1.亦作"蹵躢"。2.见"蹴踏"。 |
一蹴 | |
蹴踖 | 蹴踖 蹴踖,读音为cù jí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窘迫貌。 基本解释 窘迫貌。 网络解释 蹴踖 蹴踖,读音为cùjíㄘㄨˋㄐㄧ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窘迫貌。 |
嘑爾蹴爾 | 嘑尔蹴尔 嘑尔蹴尔,是汉语词汇,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 基本解释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喩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网络解释 嘑尔蹴尔 嘑尔蹴尔,是汉语词汇,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箪 |
嘑蹴 | 见"呼尔蹴尔"。 基本解释 见"呼尔蹴尔"。 |
蹴踏 | 蹴踏 蹴踏,汉语词汇。 拼音:cù tà 释义:亦作“ 蹴蹋 ”。亦作“ 蹴蹹 ”。亦作“蹵蹋”。亦作“蹵躢”。 (1).踩;踏。 (2).踢。(3).行走;奔跑。(4).比喻蹂躏;摧残。 基本解释 蹴踏 ct [tread]践踏 他骑着马,不管路上有人躺着,就蹴踏了过去 网络解释 蹴踏 蹴踏,汉语词汇。 拼音:cùtà 释义:亦作“蹴蹋”。亦作“蹴蹹”。亦作“蹵蹋”。亦作“蹵躢”。 (1).踩;踏。(2).踢。(3).行走;奔跑。(4).比喻蹂躏;摧残。 |
呼尔蹴尔 | 呼尔蹴尔 呼尔蹴尔 解释: 1.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呼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基本解释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呼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网络解释 呼尔蹴尔 呼尔蹴尔解释:1.语出《孟子.告子上 |
蹴蹈 | 蹴蹈 蹴蹈亦作“蹵蹈”,拼音是,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践踏;蹂躏;指压倒。 基本解释 1.亦作"蹵蹈"。2.践踏;蹂躏。3.指压倒。 网络解释 蹴蹈 蹴蹈亦作“蹵蹈”,拼音是,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践踏;蹂躏;指压倒。 |
蹴蹑 | 蹴蹑 蹴蹑是一款汉语词汇,意为踩踏。 基本解释 犹踩踏。 网络解释 蹴蹑 蹴蹑是一款汉语词汇,意为踩踏。 |
蹴波 | 蹴波 蹴波,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波浪涌聚翻腾。 基本解释 谓波浪涌聚翻腾。 网络解释 蹴波 蹴波,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波浪涌聚翻腾。 |
蹴蹴然 | 蹴蹴然 蹴蹴然,是汉语词汇,亦作“蹵蹵然”,解释为心神不安貌。 基本解释 1.亦作"蹵蹵然"。2.心神不安貌。 辞典解释 蹴蹴然cùcùránㄘㄨˋㄘㄨˋㄖㄢˊ 心神不宁的样子。 《庄子.天运》:「子贡蹴蹴然立不安。」 网络解释 蹴蹴然 蹴蹴然,是汉语词汇,亦作“蹵蹵然”,解释为心神不安貌。 |
蹴縮 | 蹴缩 cù suō 蹴缩(蹴缩) 退缩,消散。《古文苑·黄香九宫赋》:“即蹴缩以櫢檽,坎烻援以渞炀。” 章樵 注:“震巽,二宫也。巽,六阳之地,群阴退缩。震,居正东,木之旺方。櫢檽,木之茂盛也。” 基本解释 1.退缩,消散。 网络解释 蹴缩 cùsuōㄘㄨˋㄙㄨㄛ 蹴缩(蹴缩) 退缩,消散。《古文苑·黄香九宫赋》:“即蹴缩以櫢檽,坎烻援以渞炀。”章樵注:“震巽,二宫也。巽,六阳之地,群阴退缩。震,居正东,木之旺方。櫢檽,木之茂盛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